我们知道,理论的适用性决定于条件的相适应性,一个理论即使在发达国家是适用的,拿到发展中国家来应用,淮南为橘淮北为枳,条件不一样,它就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问题6:刚刚提到国家为什么不能有限度的开放金融市场? 张庭宾:如果我们自己身体严重透支,甚至重病缠身,却要上擂台与拳王肉搏,结果可想而知。同时美国逼中国人民币升值,带动美国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两个通胀之下,形成了美国的通货膨胀,引发次贷危机。
好日子基本上是到了2007年、2008年。《推背图》是中国唐代非常著名的预测书,这本书的预言都实现了。我受创富志的董事长张信东的邀请来参加这个讲座,这是我第一次用微信会这种方式跟大家交流,所以可能不太习惯,如有不适应的地方,请大家谅解。也就是说,中美之间的较量或者再平衡是难以避免的,这种较量无非分为三个层面:一个是金融的战争。下跌调整周期有多长,什么时候结束,大家尤其关心何时会结束,这要看到新的动力机制的再造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真正启动。
因为做空是人家西方资本市场一两百年都有的,尽管如此,美国市场只有5%的人擅长做空,中国人做多思维根深蒂固,让大家变成做空高手不现实。五是能源资源对外依赖度高,这是硬伤。有鉴于此,可以判断,棉纺企业赴美设厂生产未必能够发展到很大规模,也未必能够成为长久潮流。
印度2013年人均GDP为1499美元,按当年全年平均汇率1美元兑6.1932元人民币计算,折合人民币9283.6068元。人口教育水平、组织纪律性等方面的严重缺点很可能使其大吹大擂的人口红利化为泡影……。今年2月起,当事农民开始绝食静坐抗议,地方政府官员承诺1个月解决问题,但半年之后也没有动静,当事农民便于8月8日致信慕克吉请求赐死。而且,中资棉纺企业带走的产能还不止这些,因为在棉纺环节出走之后,一部分下游环节也相继跟随而去,其产出不表现为中国棉纱进口增量。
即使山姆大叔一向不把国际规则放在眼里,也不在乎财政赤字问题,美国一些棉花产地的干旱缺水等问题必然会在美国国内激化是否应该继续补贴棉花种植的争议。在实践中,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注意,相信会逐步得到解决。
拜新世纪的页岩革命与原油、天然气出口管制之赐,在近年来国际市场油价高涨之时,美国能源价格比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东亚地区都要低很多,在美国设厂生产,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廉价能源。但现在美国国内能源成本优势已经因去年6月以来国际市场油价雪崩而大大缩小,以下因素还将推动这项优势进一步显著缩小,甚至可能逆转: ——美国政府正在逐步放松原油和天然气出口管制,中国近几年也年年都要借助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等平台催促美国放松、取消油气出口管制,结果是美国油气出口已经快速增长,油气出口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规模浩大,预计明年起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还会出现爆发式增长,美国前财政部长、著名经济学家萨默斯已经预言能源出口将成为美国经济新增长点。由于承担成本和获得补偿的是同一主体,因此,只要保证村集体内部的廉洁,就能落实公平和发展需求,由此招致的矛盾也相对较少。美国煤电占电力供应37%,高于天然气和核电。
如上文所述,美国国内近年的廉价能源优势源于页岩革命和1970年代制定延续至今的原油、天然气出口管制相结合,使得页岩气、页岩油产量急剧增长却不能出口,只能在国内销售,从而压低了美国国内的油气价格。所有这一切障碍都难以轻易消除。至于租赁耕地的佃农命运如何,地主并无法定义务要为他们考虑着想。征地成本高昂、征地极度烦难,在印度并非孤例,而是数十年来的普遍现象,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1万千瓦装机容量、移民2845户的达姆布尔水电工程要耗费足足9年方才建成,还引起延续数十年之久的动乱。
到海外、特别是到美国设厂生产,充分利用廉价美棉以铸造自己的竞争优势,就成为一项理性的选择。因此,在众多征地争端中,无论抗议、抵制风潮如何猛烈,征地计划依然能够进行到底。
——由于任内政绩乏善可陈而又希望留下尽可能多的政治遗产,奥巴马近来以很大力度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新法规,包括某些争议很大、遗祸深远的措施。根据报道,政府估算,当事农民2.5万人,淹没土地约700英亩,需要得到80亿卢比赔偿,据此计算如下: 按照8月11日汇率,1印度卢比兑人民币0.0986元,80亿卢比补偿折合人民币7.888亿元。
与此同时,从中国正在雄心勃勃力图赶超的某些西方国家,到希望赶超中国、把中国视为竞争对手的某些发展中国家,唱空中国而唱好中国竞争对手的声浪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点,西方主流咨询机构声称俄罗斯投资环境超过中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报告声称中国制造成本直逼美国,《纽约时报》重头报道中国棉纺企业登陆美国,印度政界、商界、媒体界精英普遍高呼要把中国经济减速当作印度重启经济增长的历史机遇,印度政府和机构不断放言将借助廉价劳动力优势赶超中国制造……,然而,只要静心仔细审视,几乎所有这些对中国的唱空和对中国竞争对手的唱好都存在许多不实之处。随着美国经济复苏,金融荷兰病还会进一步妨碍美国制造业复兴,再工业化正在丧失动力。我的家乡武汉市与马图拉一样位于国家腹地,数百年来号称九省通衢,2014年常住人口1033.8万,等于马图拉县的5倍。首要的问题是土地私有制。一些大地主及其把持的地方政治势力还积极介入征地争端,目的就是获得巨额经济利益,并在农民人口占绝大部分的地区赢得政治支持。剖析两万五千印度农民向总统慕克吉请求准许自杀的黑色新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因此,可以断定,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仍然能够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全世界名列前茅、远远超过最希望赶超中国者的商业环境。如果说中国劳动力价格必然要高于这些发展中国家,限制进口棉花而削弱国内棉纺产业竞争力,导致棉纺企业出走,却是我们人为的失策。
根据有关报道,这起事件起因于近20年前马图拉(Mathura)的戈库尔拦河坝淹没的700英亩土地,11个村庄的农民从1998年起要求补偿,但一直未能取得进展。2013年,棉纱进口量增长至209.9753万吨,进口额68.1768亿美元。
更何况就私有制下的法理而言,政府和征地企业并无义务向并非土地所有者的佃农支付补偿。就棉花成本优势而言,美棉低价是建立在美国政府的高额补贴之上,但这种高额补贴并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建立在高补贴基础之上的美棉低价也严重冲击了从中国到非洲众多国家的棉花产业,在国际社会招致了越来越多的抨击,甚至美国国内也不乏反对之声。
尽管美国尚不存在中国那样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在美国生产的棉纱往往需要运回中国投入下游制造环节,但由于北美对东亚长期贸易逆差,运输东亚制成品的船舶返程时大量空载,即使在油价高涨时美国货物也能以低得接近于零的费用运往中国。中国入世前夕的2001年,我国进口棉纱53.3852万吨,进口额11.2303亿美元。因此,中国纱厂赴美设厂现象对中国制造和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真正警示不在于美国制造业回流,而是国内对上游原料、能源产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可能伤害我国下游制造业竞争力,逼迫其出走。这个拦河坝项目淹没的是位于乡村的农地,经向常驻印度的友人查询,距离马图拉市13公里。
正因为如此,印度征地项目普遍遭到广大佃农和小自耕农的坚决抵制。但中国棉纺企业出走其他发展中国家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而这些国家并无廉价能源和运输成本的优势,吸引中国企业靠的主要是廉价劳动力和廉价棉花原料。
第二项优势是廉价能源。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和发生市场震荡,许多贸易伙伴为之忧虑,因为几乎从这个世纪开始,中国就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3.3%,中国一国贡献就接近三成,远远超过该组织计算的中国在2014年全球实际GDP中所占份额(16.3%)。
一些被征地的地主公开放言,感谢抗议征地的示威者,因为只要一发生抗议,地价就会成倍上涨。第三项优势是运输成本
一个发展中国家倘若征地过于烦难,非农产业难以发展,将形成征地烦难——非农产业难以发展——非农就业机会少——农民更加死守耕地、征地补偿要求更高——征地更加烦难的恶性循环,整个国家深陷泥潭无从实现起飞。这种收益私有化而成本社会化的模式,激化社会矛盾是必然的。就棉花成本优势而言,美棉低价是建立在美国政府的高额补贴之上,但这种高额补贴并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建立在高补贴基础之上的美棉低价也严重冲击了从中国到非洲众多国家的棉花产业,在国际社会招致了越来越多的抨击,甚至美国国内也不乏反对之声。再考虑到区区700英亩征地就能闹出17年的麻烦,隐性成本更难以估算。
到本世纪浦项制铁、安赛乐-米塔尔公司在印度投资项目因七八年时间也无法完成征地而被迫取消,都表明了这一点。佃农和小自耕农一旦失去土地,就失去了谋生手段和基本保障。
在实践中,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注意,相信会逐步得到解决。一些大地主及其把持的地方政治势力还积极介入征地争端,目的就是获得巨额经济利益,并在农民人口占绝大部分的地区赢得政治支持。
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报告声称,以美国的制造成本为基准指数100,中国大陆的制造成本指数已经高达96,基本丧失了成本竞争力,中国棉纺企业赴美设厂就被一些市场参与者和公众视为最有说服力的案例。1英亩等于4047平方米,或6.0705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